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040天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07个词条012023年8月,中科院博士被骗去缅甸一事引发热议。很多人不解,博士怎么还能被骗呢?届时,张博士被骗到缅甸已有一年。记者为了解情况,联系到他女友。女友说:男友有几万元债务问题。家庭条件一般。妈妈瘫痪,父亲照顾。他在高校做博士后研究员,月薪不到5000。迫于经济压力,想找国外高薪工作。结果,被中介骗去缅甸。因为公司手续正规,而且原本工作地点说好是在新加坡。分公司在泰国,需要过去呆几月。张博士一落地就在缅甸园区,这才发觉是骗局,但已经晚了。园区吊着一根胡萝卜,干满12个月就放你走。但一年后,张博士家人却被要求付12万才能把人带走。最后,迫于舆论压力,园区收了5.9万,放了张博士。学术界有个说法:博导不愿收穷家庭的孩子读博。因为读博士是一个很需要财力支撑的事情。有一位博士生已经读了7年,落了一身病,比如颈椎病关节炎等,还有抑郁症。即使好不容易毕业了,穷人家的孩子也需要赶紧赚钱补贴家用。02《孔乙己》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。他的长衫又脏又破。脸色青白营养不良。脸上总有伤痕,据说是因为偷书被打。多次考秀才没中,终于没有再考。句句不提钱,句句都是钱。在那个年代,读书人基本有三条路。第一:科举入仕。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这是读书人的正路,一朝中举就是名利双收。所以很多人一生就在科考。但是考上举人都不一定能做官,得等空缺。第二:做幕僚。一般人考不到举人,考中秀才就已不易。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,43岁才中了秀才。梁启超《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》说,“邑聚千数百童生,擢十数人为生员(秀才)。”就是说,整个县千百个考生,只录取十几人。难度可见一斑。所以考不上举人做官没希望的秀才,可以做幕僚。第三:从商。经商这事,一般读书人还真做不了。据说《孔乙己》有个原型,是个绍兴读书人。一辈子未中举,生活困顿。干不了粗活,做不了买卖。当地人把这类读书人称“亦然先生”。有天他穿着长衫去卖油条,跟着卖油条孩子身后学吆喝。孩子叫一声,他叫一声。最后还是没有卖掉。03这三条路子,孔乙己都无缘。既没有考中举人的天资,又没有可以一直支撑自己考秀才的家境,自身又不会营生做不了生意。如果换个赛道干脆做普通劳动人民呢?文中说孔乙己:好喝懒做。好喝,就是喜欢喝酒。古代文人大多喜欢喝酒。一方面是真喜欢喝。另一方面,是生活不如意,喝酒可以自我麻痹。孔乙己作为一个长衫和短衫之外的“异类”,自然处处被排挤。喝酒自然而然成为他缓解压力的出口。即使会上瘾,对他来说大概也是幸福时刻。懒做更好理解。孔乙己本就是肩不能扛、手不能提的读书人。诗人黄景仁在《杂感》有云: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意思是说:看到读书人,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要翻白眼,因为读书人最没用让人看不起。这话是他嘲讽自己的。黄景仁是个孤儿,年少成名,在17岁就为生活奔波。他一生穷困潦倒,没有太大作为。他们很相似。没法习惯干力气活,又要为存活奔波。孔乙己字写得漂亮,可以为别人抄书。但主顾却越来越少。在游本昌老爷子的《济公》里,有一集是穷苦秀才一心只读圣贤书。为了妻儿决定去帮员外写对联赚钱。不料被员外嘲弄,一个字一文钱。书生觉得被羞辱,撕掉自己的对联,愤愤而去。员外却在背后哈哈大笑。这大概也是孔乙己的境遇。所以不敢撕掉书丢人家脸上,只能用自己方式搞丢一些东西,被动反击。但是搞黄了生意没饭吃,又得忍受别人羞辱接活。接着再偷书,被打。似乎孔乙己的人生是个无解的闭环。无论是偷书被打骨折。或是被骗到缅北。04鲁迅先生本人尝试过科举,县市考了137名。弟弟周作人考了484名。后来,周作人在《知堂回想录》中回忆了自己早年考秀才的经历。他说:被淘汰下来的人去了哪里呢?他们如不是改变计画,别寻出路,便落到孔乙己的地位里去了……考秀才落榜,当官无望。做官僚的幕僚或者经商,都不是他所愿。18岁的鲁迅选择就读洋学堂,这在当时被认为是“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勾当”。下贱但是他去了,因为那是新的路径。《易经》有云:穷则变、变则通、通则久。想要活着,要放下面子,甚至撕下血肉。《平凡的世界》里,家境贫寒却爱读书的孙少平。曾经耻于打最便宜的饭,到在学校里借书看。好不容易回村做了教师,却想出去闯荡。一穷二白到城里,就从最苦最累的揽工汉做起。石头等重物,让他身上的伤口变成坚硬结实的肌肉。进入有生命危险的矿区,曾经舍己为人,又有担当。因为他一直不忘记读书,在任何闲暇的时候。正如路遥先生所说:即使没有月亮,心中也是一片皎洁。05世人凉薄麻木,多是自我保护。底层读书人想要破局,就要保持自己心里的灯不灭。先把自己温暖起来,若有余力,再温暖更多人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: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做能做的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此后如竟没有炬火:我便是唯一的光。无论做什么,都保持活着的状态。就像前文的张博士,回国后他发博:愿未来尽我所能回报社会,避免更多人遭受同样的苦难。如此,已经是位勇士了。共勉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